研究稱“偉哥”可降低阿爾茨海默病患病率69%,偉哥效果先別激動
研究稱“偉哥”可降低阿爾茨海默病患病率69%,偉哥效果先別激動 -偉哥藥房:偉哥功效。
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陳斯斯
“偉哥”能否成為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專家提示,這需要今后一系列科學嚴謹的臨床試驗進行檢驗。
近日,一項發表在英國《自然·衰老》期刊的研究表明,服用西地那非(俗稱“偉哥”)可降低阿爾茨海默病(AD)患病率69%,引發關注。
根據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科學家這項研究,其構建了能展現AD生物學特征的疾病內表型模塊,這些模塊繪制成一個包含了35萬種人類蛋白互相作用的大型網絡,計算了千種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藥物的網絡接近度分數,分數越高表示該藥物在AD相關模塊中能與多種分子靶點進行物理相互作用。
分析發現,處方藥西地那非——治療肺動脈高壓和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是得分最高的藥物之一,這提示該藥或許能影響AD的發生。
為進行驗證,研究團隊分析了美國700多萬人的保險理賠數據,發現開處方藥西地那非與隨訪6年后阿爾茨海默病確診風險降低69%有關。進一步性別分層分析發現,開處方藥西地那非與男性隨訪6年后阿爾茨海默病確診風險降低73%有關,與女性風險降低35%有關。研究團隊進一步進行體外實驗,發現西地那非能夠增加神經軸突生長,并降低tau蛋白的異常磷酸化。
該研究同時提醒,研究設計還無法證明服用特定藥物與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存在因果關系。因此,仍需開展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來確定西地那非的效力。
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加重,阿爾茨海默病已成為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公共問題。上述針對西地那非的研究,對防治阿爾茨海默病意味著什么呢?
12月1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采訪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教授郁金泰。郁金泰圍繞老年癡呆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等領域有深入研究,曾牽頭聯合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等國家17個頂級權威教授發布全球首個老年癡呆循證預防國際指南。
郁金泰認為,此次美國科學家的研究具有一定價值,為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只不過在臨床上是否有用,還需要設計一系列嚴謹科學的臨床試驗進一步檢驗。
他說,該研究首先通過一千多種上市藥物的篩選,鎖定西地那非可作為AD潛在候選藥物,通過700多萬人的醫療數據分析,發現服用西地那非的人群比沒有服用的人群患上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更低,進而得出結論西地那非有可能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風險。
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基礎研究在初始階段都顯示出良好效果,甚至到了臨床一期、二期試驗也能呈現好的療效,但到三期臨床試驗卻失敗了,這樣藥物研究不在少數。
比如通過上述研究篩選出的藥物中,西地那非得分最高,其后還有吡格列酮等藥物。早在2014年前后,德國一項大規模研究就表明,吡格列酮有望降低阿爾茨海默病風險,但在此后幾年的臨床試驗中,該項計劃最終宣告失敗了。
因此,郁金泰認為現在不能盲目樂觀地認為西地那非對預防阿爾茨海默病一定有效。“現在說吃偉哥能夠預防老年癡呆,肯定不對,因為還沒有臨床試驗的證據。”他說。
與此同時,郁金泰也承認這項研究的價值。首先,該研究不是完全依賴大數據,而是先通過基于內表型模塊的分子互作網絡篩選出一些潛在的候選藥物。其次,該研究進一步做了一些體外細胞機制,發現該藥物可以影響AD關鍵病理tau蛋白的異常磷酸化。第三,該研究通過大數據證明,服用過特定藥物的人群患上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更低,按照性別和年齡分組后仍然得到相同結果。
“現在這個研究,為研究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提供了一個有潛在價值的方向,真正的效果如何,期待今后科學的臨床試驗設計來明確。”他說。
如何開展臨床研究,郁金泰認為也存在挑戰。由于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程很長,通常可分為臨床前、MCI和癡呆三個階段,僅僅臨床前就可能有一二十年的病程,但常見的臨床試驗設計時間往往比較短,短時間內很難驗證藥物的預防效果。他認為,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的預防性藥物,要設計一種科學而嚴謹的臨床試驗有更大的挑戰。
假如后續要開展這方面的臨床試驗,除了要證實西地那非對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作用,還需要探討用量等問題,明確它應該怎么吃、吃多少。郁金泰說,和新藥相比,“老藥新用”有一些好處,它的安全性已得到檢驗,可擔憂的風險相對新藥更少。
此外他還特別指出,預防和治療是兩回事。阿爾茨海默病目前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上述研究表明,西地那非對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有潛在價值,并且需要后續臨床試驗的進一步驗證,但對已經得病的患者來說,沒有數據證實西地那非可以改善癥狀或延緩病程。
責任編輯:陳悅 圖片編輯:蔣立冬
校對:張艷
VIAGRAUP偉哥全球直郵藥房:威而鋼飯後
发表评论
Wa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Feel free to contribute!